“看到岗亭亮灯,晚上睡得踏实”
最近一段时间,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,在首府每个社区里,都有一个个亮着灯的房间,如同“灯塔”一样守护着市民的安全。这些“灯塔”就是首府社区巡逻岗亭。
上阵夫妻兵
7月9日20时30分,忙碌了一天的居民陆续回到家中。
“请登记或出示通行证……”在河南东路社区加油站旁的值班岗亭,48岁的社区岗亭值班员马瑞芹的工作忙碌起来。
“大姐,不刷卡,刷脸行不?”“大姐,敬个礼”……熟悉的居民都要跟马瑞芹开个玩笑、问声好。
马瑞芹执勤的岗亭就设在河南东路北二巷的巷子口,管理着巷子里百余户居民进出。“有了马大姐,坏人进不来。”居民王峰说。
登记生人、给熟人车辆放行,中间就上了三趟厕所,一忙就忙到了次日零点。同是岗亭值班员的丈夫白生智送来了她最爱吃的麻辣烫。
马瑞芹值前半夜班,白生智值后半夜。“人家上阵父子兵,我们是夫妻兵。”马瑞芹说。
马瑞芹是社区的房东,收入来源稳定,家里三口人,儿子有了工作。“我们不缺钱,我们守着岗亭,住户住得放心。”
河南东路社区党支部书记俞莉介绍,辖区原是城乡接合部,常住人口964人,流动人口却达到了4289人,在社区单位化管理中设置了四个岗亭,基本确保社区所有路口进出都有人看着。
社区夜晚的“灯塔”
凌晨3时30分,社区居民早已熟睡,空荡荡的巷子里除了路灯、广告牌外,只有岗亭的灯亮着。
在社区另一个岗亭里,60岁的值班员吕明祥沏好了一壶热茶,和53岁的左江生边听广播边注意巷子口的动静。
“新疆繁荣稳定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,不说别的,就说咱社区,路通了、灯亮了,谁家有事都找社区。”吕明祥说,“谁要破坏我们的生活,我老汉第一个不答应。”
5时50分,上早班的马超起了床,从窗户探出头,看了看岗亭。马超说,睡觉前看到岗亭亮着灯,整个晚上睡得就很踏实。
在社区“四化”(单位化管理、网格化覆盖、社会化服务、数字化支撑)工作中,全市774个社区均设立了治安岗亭,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,这些岗亭在维护社区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|